展會時間:2022年9月18-20日
展會地點:尼泊爾婆羅多布爾
展覽周期:每年一屆
中國總代理:北京陽光麥道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展會介紹:
尼泊爾國際農業、畜牧、農機、糧機展覽會每年舉辦一次,展會得到尼泊爾農業部,畜牧局,尼泊爾畜牧協會,家禽協會、獸醫協會、糧油機械協會等機構的大力支持。是尼泊爾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農業展覽會,上屆展覽會有來自參展印度、美國、比利時、荷蘭、中國、馬來西亞、臺灣、孟加拉、土耳其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家企業參展,吸引觀眾35000人。展出內容包括五大主題:農業技術、農業機械、養殖與畜牧、糧油加工、園藝花卉。
尼泊爾介紹:
尼泊爾為南亞內陸山國,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鄰中國,喜瑪拉雅山脈是中尼的天然國界,其余三面與印度接壤。全國分北部高山、中部溫帶和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北部冬季最低氣溫為-41℃,南部夏季最高氣溫為45℃。尼泊爾語為其國語,上層社會通用英語。居民86.2%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蘭教,2.2%信奉其他宗教。婆羅多布爾市位于尼泊爾的中南部地區距離首都加德滿都150公里,人口28萬人,是尼泊爾第四大城市,是尼泊爾中南部地區的商業中心和農業中心。尼泊爾的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中部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南部是沖積平原,分布著森林和草原,常年炎熱,夏季最高氣溫為45℃。
農業及畜牧業市場概況:
農業和旅游業是尼泊爾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尼全國66%的人口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產值占尼泊爾GDP的34%。全國有耕地面積為325.1萬公頃,僅有30%得農田可以常年灌溉,剩余農田主要依靠雨季自然降雨。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米、小麥、大麥、蕎麥;經濟作物有油料、馬鈴薯、煙草、甘蔗、黃麻、棉花、橡膠。扁豆、鷹嘴豆、黑豆、豌豆、大豆、茶葉、咖啡、辣椒、生姜、大蒜、蘑菇、蔬菜、水果;家禽及畜牧包括肉牛、水牛、綿羊、山羊、豬、雞、鴨、奶牛等水稻是尼泊爾最重要糧食作物,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1/5,產量占農業總產量約50%。糧食自給率達97%.
尼泊爾全國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850萬人,8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是典型的農業為主導的國家;在整個農業中,畜牧業占27%。政府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2015年尼泊爾對農業投資達482.4億盧比,投資涉及畜牧業、林業、漁業、茶葉等領域。其中對畜牧業投入資金最多,達到141.5億盧比。尼泊爾的畜牧業屬于尚待開發的一個產業。家禽家畜的飼養(主要飼養牛、羊、豬、雞)在全國隨處可見, 20世紀80年代,尼泊爾在亞洲開發銀行的援助下,對一些牧場進行了改造,不僅擴大了牧場規模,而且養殖水平也相對提高。尼政府采取提供優先貸款和免征所得稅等政策來全力支持養豬業和養雞業。尼泊爾的家禽飼養中,雞的存欄數居家禽之冠。奶牛的存欄數為901萬頭。目前,尼泊爾全國有76個私營繁殖場專門從事牛奶生產,并建有43個牛奶冷凍中心和60萬個牛奶銷售點.尼泊爾的畜牧業市場迎來新年的歷史發展契機。
中尼兩國山水相連、世代友好,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來,中國與尼泊爾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拓展和深化,兩國在農業技術合作、培訓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中方愿同尼方繼續加強合作,促進尼泊爾農業經濟的發展。
2018年尼泊爾和中國簽定了過境和運輸協定(TTA)的議定書,允許尼泊爾使用中國在天津、深圳、連云港和湛江的港口。中國還同意尼泊爾使用其在蘭州、拉薩和日喀則的旱地港口,以及通往這些設施的道路。通過喜馬拉雅山將中國拉薩和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連接起來的628公里鐵路線計劃在2022年開通,這將大大促進中尼兩國之間貿易和旅游業的發展。
展品范圍:
農業機械技術及設備,植保機械,動力機械、園藝機械、園林工具,農機具、農業灌溉技術及設備。
糧食加工機械:碾米機,榨油機,色選機,面粉機械,烘干機等產品;
植物保護產品及設備:肥料,農藥,種子,殺蟲劑除草劑、土壤改良劑、噴霧器無人機殺蟲燈等等;
畜牧及家禽養殖設備、飼料加工機械,擠奶機及牛奶加工設備,包裝技術及設備;水產疾病的預防,治療及保健技術與設備,動物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
報名手續:
預定展位,有意參展的企業,請于2020年1月10日前交參展報名表,并支付展位費用全款及人員費用的50%作為預付款。因展位有限,將按“參展報名表”及匯款底單傳至我公司的先后順序分配展位。報名后如企業自行取消展位,預付款不退。
請各參展企業勿攜帶侵犯知識產權的產品參展,否則引起的一切責任由企業自行承擔。
中國總代理:
北京陽光麥道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區阜石路165號今鼎時代廣場C座309 郵編:100043
聯系人:張爽 13520685411 電 話:010-88696167 傳 真:010-88934789
Q Q:574000135 郵箱:sunrising008@yeah.net